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印发<广东省新一轮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及重点县(市)帮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办发[2013]14号)精神,切实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确保完成区委、区政府安排的帮扶任务,2013年起,由清远市国土资源局清新分局为牵头单位,联合区委办、区民政局、区烟草专卖局对口帮扶龙颈镇龙北村委会。为了确保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用三年时间使贫困村、贫困户稳定脱贫的目标,经过驻村工作组会同村委会干部进村入户,深入调查研究,结合龙北村委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贫困村情况介绍
龙北村委会位于龙颈镇龙新路龙颈供电所旁,辖区面积8平方公里,下辖16条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其中300人以上自然村4个。全村共有1212户4858人,有劳动力2400人。现有耕地面积2868亩,其中水田2830亩,旱地38亩。2013年8月经核实,全村贫困户为94户224人,其中扶贫户为35户139人,低保户21户42人,五保户36户36人,孤儿户2户7人。2012年全村年人均纯收入 5588 元,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为2683元。2012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零,是省定贫困村。
二、总体帮扶目标任务
按照区委、区政府安排的帮扶工作任务,从2013年起,四个驻村单位用3年时间,通过采取与“双转移”相结合,“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等综合扶贫措施,确保帮扶期间每年被帮扶的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或超过当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并实现稳定脱贫;贫困村全村人均纯收入超过当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贫困村生产生活设施基本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健全,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基本改变龙北村的贫困落后面貌。
三、详细帮扶目标
(一)、村级集体经济
村级集体经济具体项目还在规划、论证中。
(二)、村基层组织建设
落实《广东省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制定工作方案,完善村民自治和财务管理制度,切实加强贫困村党组织建设。
一、是帮助完善村委办公场所。
村委会已建有办公楼,基本上满足日常办公所用,但办公设备、软硬件比较落后,需要添置部分办公设施及设备,逐步改善村级办公条件。
二、是帮助村党支部发展党员。
帮扶期间内,加强村党支部的组织建设,增强党员的责任感,积极帮助村委发展村内生产能手、先进个人为入党积极分子,为村党支部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保持村基层组织的活力。
三、是帮助村完善组织活动阵地。
积极帮助村党支部完善组织活动阵地,做到“五有”,即有牌子、有活动场所、有电教设备、有宣传栏、有工作制度等。
四、是帮助村委完善党务、村务和财务公开。
帮助村委修葺党务、村务和财务宣传栏、公开栏,增设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宣传栏,帮助村委完善党务、村务和财务工作制度,认真做到财务一月一公开。
(三)、村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帮助未实现硬底化的村道路全部实现硬底化。
经核查,龙北村300人以上自然村为4个,各自然村到村委路程为12公里,已全部实现硬底化建设,剩余约400多米自然村到村级道路之间未实现硬底化的道路,将在帮扶工作过程中完成道路硬底化建设。
二、是帮扶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按照每村至少拥有1个文化室、1个卫生室、1座公厕、1个室外文体场所,每个自然村至少拥有1个垃圾池、垃圾屋的标准进行建设。并配置一批垃圾清扫、收集工具,通过村委会委托村民的形式,由被委托村民清扫、收集生活垃圾,并进行集中运输填埋。以此改变村民将生活垃圾随意丢入河涌、路边、草丛等不文明行为,改善村容村貌。
三、是开展农田水利建设。
逐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扶持农田坡头、水利等水利设施的建设,解决农田灌溉及排水问题,使农田水利和农田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
四、是开展其它基础设施建设。
协助搞好有条件的村道的路灯建设,逐步完善有条件的村巷道整治、排污水集中暗渠化、人畜分离、休闲场所、绿化美化等的建设。
(四)、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建
经核查,该村共有20户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两不具备”移民搬迁)需进行住房改建,1户低收入住房困难户需进行住房维修。帮扶期间,将通过“省财政下拨一点、帮扶单位支持一点、当地支持一点、社会支持一点、农户自筹一点”的原则进行筹集,帮助完成住房改建工作。
(五)、帮扶贫困户脱贫
一、是帮助贫困户转移劳动力。
鼓励有技能、有文化、有知识的贫困户劳动力到珠三角、本地城区等地方进行务工,增加家庭收入。
二、是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
通过成立合作社、引入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带动等方式,资助贫困户发展种养所需的生产资料,如种苗、农药、化肥、饲料、兽药等,鼓励贫困户规模化、规范化发展种养,并积极帮助贫困户联系农副产品销路,增加家庭收入。
三、是开展劳动力培训。
帮助贫困户中年富力强、具备条件的劳动力经过培训,实现转移就业。通过聘请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讲师等到贫困村开展农业技能培训及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提高贫困户劳动力的素质及技能,提高发展生产能力和水平。
四、是资助贫困户子女入学。
做到适龄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3%以上,考上高中以上学生无因贫困辍学现象。以奖学金、助学金、学习用品、代缴学费的形式帮助贫困户子女入学,确保适龄贫困户子女不因贫困而辍学。对有残疾而不能正常上学的适龄贫困户子女,积极帮助其治病,并争取到特殊学校就读。
五、是帮助贫困户购买新农合、新农保。
帮助贫困户100%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合作医疗,贫困户家庭适龄人员100%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六、是帮助符合条件的贫困户纳入低保。
对于无劳力的贫困户帮助其纳入当地低保户,平时进行慰问资助一些生活用品。对于有大病、长久慢性病、残疾的贫困人口,积极联系社会力量,为其治疗康复提供最大的帮助。
(六)、长效发展机制
建有1个以上专业合作组织,1个超过40%以上农户参与的主导产业,全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参与产业化生产。
一、是帮助贫困村成立合作社。
帮助贫困村成立专业合作社,并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及传统种养习惯相结合,发挥合作社的作用,组织农户发展有当地特色的种养业。(帮扶贫困村成立互助社。帮助贫困村成立互助社,成立互助金,帮助有困难的农户及贫困户解决生产发展所遇到的资金问题。)
二、是帮助贫困村培育主导产业。
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及传统种养习惯,通过引入企业带动,建立种养示范基地,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帮助贫困村培育一村一品等有特色的主导产业。并帮助全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参与,全村超过40%以上农户参与。
四、工作思路
(一)、落实帮扶工作责任
落实单位“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到扶贫村部署检查帮扶工作,班子成员分批每季度保证有1名领导到村检查指导扶贫工作开展,并对贫困户落实责任人并进行公示。
(二)、深入调查研究,建立帮扶档案
积极入户核查调查,并将调查核实的贫困户名单按村小组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最后确定贫困户的名单。
按照省的要求建立并如实填写《广东省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贫困村帮扶记录本》及《广东省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贫困户帮扶记录本》,并将相关内容在省扶贫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录入填报,并逐级审核。
(三)、积极组织实施对村对户的帮扶项目
在调查核实贫困村、贫困户的相关情况后,积极与当地村、镇进行沟通,根据当年度的帮扶规划,确定急需实施帮扶项目,积极编写帮扶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及帮扶项目的详细预算,积极通过申请扶贫专项资金、争取帮扶单位、当地镇村及社会支持等多方面筹集资金,尽快实施帮扶项目。
(四)、认真总结,及时填报报表
对每一阶段的扶贫工作要及时认真进行总结,发现不足之处,及时改进。认真按时按进度填报季度报表、《扶持贫困村项目建设记录》、《扶持贫困户项目建设记录》、年度报表等。